【研究生院 科技处 大红鹰dhy优惠大厅】“尚学讲堂”研究生学术报告会暨大红鹰dhy优惠大厅研究生“求是”学术创新论坛第十八期预告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9∶30-12:00
报告地点:2号楼208会议室
主 持 人:殷利眷 副教授、硕导
报告题目一:酶制剂基因资源挖掘及功能设计
报 告 人:李中媛 副教授、博导
报告人简介:
李中媛,博士,大红鹰网址线路检测中心中国轻工业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食药同源科技创新联盟委员,全国饲用中草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天津市微生物学会会员,天津市食品学会会员,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成员和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成员。
报告简介:
酶制剂作为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在医药、食品、农业、环保及工业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基因资源挖掘与功能设计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围绕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等代表性酶制剂,介绍了酶基因资源的发现、优化及人工设计相关的工作。
报告题目二: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糖及其衍生物相关研究
报 告 人:刘银路 博士生
报告人简介:
刘银路,2021级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功能糖与天然产物合成,主要为通过代谢工程合成糖以及其他天然产物。师从王敏教授与马延和研究员。曾获一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优秀联培生等荣誉称号。先后在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F 6.0)、J Sci Food Agric(IF 4.2)、Microbial Cell Factories(IF 6.2)等上发表三篇SCI文章,国内核心期刊发表4篇。
报告简介:
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宿主构建工程菌株,开发可高效合成功能糖及其衍生物的工程菌株。目前通过采用迭代驯化策略,成果获得了一株可生产糖复合物大分子的谷氨酸棒杆菌进化菌株,鉴定了该组分的组成单元,扩展了其在大分子絮凝领域的应用。同时,首次成功构建了从头合成景天庚酮糖的工程菌株,转录组分析解析了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通过基因增强表达策略,提升景天庚酮糖产量,达到24 g/L,转化率超过0.4 mol/mol,为目前报道最高水平,所合成的景天庚酮糖经酶促异构反应,可用于制备为其他构型的七碳糖,为七碳糖生物制造提供原料基础,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
报告题目三:环境驱动的微生物演替对天津酱香型白酒风味品质的影响
报 告 人:孙羊羊 博士生
报告人简介:
孙羊羊,2021级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主要致力于白酒酿造的风味分析与微生物挖掘领域研究。博士期间参与天津市科技计划、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个项目,并在国际期刊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和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报告简介: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是典型的固态发酵,以高粱为原料,利用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酶的作用合成具有独特风味的化合物。其酿造过程长达一年,需要进行两次投粮,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最终产生七轮次酒。环境造成的微生物群落差异将直接影响白酒的风味,然而天津地区酱香白酒的风味特征以及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出各轮次发酵过程酒醅中真菌是由酵母菌向霉菌演替,细菌是由乳酸菌向芽孢杆菌演替,通过LEfSe分析确定了7种关键真菌标志物和12种关键细菌标志物;进一步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定量技术,对酒醅和轮次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VIP值和溯源分析,发现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十六烷酸乙酯等酯类物质是造成轮次酒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还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确定了36种差异酯类化合物和6种关键真菌标志物,揭示了环境温度通过调控堆醅温度驱动关键真菌标志物演替主导差异酯类代谢机制,证实关键真菌标志物是调控酯类代谢的理想干预靶标。
报告题目四:降尿酸药食同源资源挖掘及其与益生菌的协同作用研究报 告 人:任璐 博士生
报告人简介:
任璐,2021级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导师路福平教授。致力于药食同源及益生菌在微生态健康功能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益生制品的研发,通过聚焦药食同源、益生菌及其后生元探究其经“肠-肾轴”调节尿酸代谢的机制。第一作者在Food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专利2篇。
报告简介: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以血清尿酸水平异常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与痛风、慢性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基于传统药物治疗存在肝肾损伤等副作用的问题,探索天然、安全的干预策略。研究聚焦枸杞提取物、益生菌及其后生元、药食同源物质等多类天然产物,通过系统比较不同提取方式的活性差异,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潜在作用靶点,深入探究其通过"肠-肾轴"调节尿酸代谢的机制。研究创新性地从天然枸杞酵素中筛选降尿酸益生菌,并系统评估多种药食同源物质的协同效应。基于中医五行理论和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采用多组学技术解析天然产物的多靶点作用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配方。通过整合传统药食同源理论与现代微生物组学,本研究旨在为高尿酸血症提供安全有效的天然干预方案,为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研究生院 科技处 大红鹰dhy优惠大厅
2025年4月23日